如果此时时间线回溯,光阴回到四年前,还是原先的人、原先的物,我们是否有机会,去追寻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错失的人,去珍惜在还来得及之前的快乐时光,来弥补过往记忆中的种种遗憾。
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无数根线交织而成,我们所改动的每个决定,都会将故事引入另一个方向,而这又会派生出了种种未曾有的遗憾。在各个时间线穿梭的我们,在一番疲惫过后终将明白,生活,没有如果。
查到录取结果的我直接懵了,随手一填的学校,毫不相干的专业,直接让我对这个学校的印象拉到冰点。
“算了,至少离家近。”我如此安慰我自己。
酷暑八月,我拖着行李箱来到了校园。虽然心里甚是不满,但新鲜感还是驱使着我收拾完之后围绕着校园参观了一番。略微讽刺的是,可能那是我唯一一次如此认真地踏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夜幕降临,我来到食堂,随便选择了一个窗口,虽然之后观察到那个窗口生意其实不是很好,但那一顿晚餐和窗口阿姨的脸不知为何我记得很清楚。
同一天下榻的还有另外一个室友,作为社恐的我不习惯于主动开口,于是两个人就这么一言不发度过了在寝室的第一个晚上。这件事后来经常被同样作为社恐的他拿来调侃。
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我的日常喃喃便是“傻X学校”,也不知是因为阴差阳错来到这里的愤慨,还是觉得这个学校压根配不上自己的莫名傲气,但总之高数很快就把我的脸打了个遍。
自从高中开始上课总是会莫名犯困,困到眼睛一闭都能睡到下课。到了大学,更难的科目只会更甚。也因此大学里的课程,尤其是偏理科的课程基本都是低分飘过,确实是自己的原因,但自己也对这莫名的浓厚睡意做了不少抗争,包括但不限于喝水、玩会儿手机等,不过大多收效甚微。也许自己的大脑主频也就如此了吧(苦笑
这种现象直到后面开始上专业课才开始逐渐缓解。
高中的时候,因为并没有什么教练之类的,在算法这块儿自己摸打滚爬了很久,还记得高三那年自己把希望寄托给大学的自己,希望在大学里能好好恶补算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讨厌计划的原因,因为自己的懒惰和赶不上变化的计划总是会狠狠打自己的脸。虽然我可以以“在大学也是自学算法”为由给自己辩解,但很明显自己的懒惰和不作为才是主要原因。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自己的某个朋友,高中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接触过OI相关,大学之后没有教练就自己苦学,最后去了EC Final。每每想到他的经历我都自惭形秽,明明是很有希望改变自己的四年,自己却过的很碌碌无为。
大学之后在学长的介绍下也接触了CTF,至少体感上确实比ACM好玩,第一次为了刷CTF校赛还熬夜。虽然也确实对信安有兴趣,不过当时的自己依旧执着于ACM,对CTF这边也是偶尔玩玩。这就导致了ACM那边毫无建树,高中所积累的优于同龄人的CTF基础优势也在一年年的年级增长中逐渐磨灭。现在想想,或许自己还远不到成年人的两个都要,还是得专注点好。
大学之前有种渴望,就是希望能在大学里和小伙伴一起写些校园项目,日常浏览USTC LUG和TUNA的时候也会发自内心的羡慕。
只不过你校也没什么计算机相关的社团,最后我盯上的是一个校级学生组织,他们有个微信公众号提供了许多服务同学的小工具。
我报名了,也通过了面试。
部长是在大学之后才接触的编程,对我的到来很惊喜,我也时常和部长讨论自己的各种项目想法,也为公众号单独加了一个功能。一切,都很好的样子。
好景不长,部长第二个学期因为一些原因退部了,主任委托我来带部门的技术组。就这样,我作为部员却开始担起管理层的重担,以前一直自我感觉管理能力良好的我,在例会及布置任务的时候面向和自己同辈的同学往往是不知所措的。
后来我毫无悬念地成为了部长,对于新的一批部员,我很憧憬也很惶恐,为了避免大家来回奔波,我线上教学并布置了作业,希望部员能快速掌握一些代码能力并开始为代码库做贡献,就像我当年想的那样,一起写代码。
但那个时候的自己,本身就在抑郁的高峰期,加上感觉部员们的反馈不高,我总是在自我反思是不是大家都很反感,热情也逐渐冷淡下来,而2020年的疫情更是将整个部门的氛围拉到最低点,在例会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一方面心里嘀咕这帮人为什么不会自己学,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部长。
其实我本身是个很看气氛的人,往往是我在例会的时候热情洋溢,但是看大家默不作声的反应我总是会条件反射地觉得自己就是个跳梁小丑。或者说,在例会上的热情,其实也是装出来的呢?有没有可能其实说到底我还是个内向的人,只是为了活跃团队气氛才刻意表现出来的热情呢?
随后实在不放心,我又留下来当了一年主任,虽说主任应该关心中心的每个部门,但当时的我还是一心扑在自己的部门,这点也确实要给当时的正主任道个歉,毕竟基本上所有和老师沟通的活都是她承担了下来,自己并没有做到什么,甚是惭愧。
所以到最后我还是没能培养出足以胜任的下届管理层。甚至听说这一届甚至要把功能给外包出去,虽然我是以“退休了,不管他们了”自嘲,但是内心还是多多少少不是滋味。
其实后面我想明白了,我本身也在逃避,我害怕我的热情换不来大家的认可,过度活跃气氛反而只让场景变得更尴尬,反而只会被大家认为是个怪人。因而一次次没有明显反馈的情况下,我也逐渐厌倦开始逃避这一切。
最近在看LB,理树重建LB的时候真人独白“Little Busters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建立的”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恭介当时为了组建LB花了很多心思,自己没有付出什么却希望大家能够自我感动而团结起来,那还要领袖做什么呢?只是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我逃避,凭什么能把团队建设好?
刚开学的时候学长说,你们现在关系最近的可能是室友,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室友就仅仅只是同一个屋子睡觉的人了。
不过他的这段话在我身上不太成立,因为除去各种组织社团认识的同学外,可能关系最近的还是室友。
大一的时候还是过于自命不凡,再加上不是计算机专业让我更加得意洋洋,很快班上上的人知道班里有个“计算机很好的”同学。过于张扬,再加上自己也不太合群,比如不会打王者荣耀,让我在原专业的班级里除了舍友之外基本处于被孤立状态,甚至一年后还不能认全班上的人。
大一的C++课,在机房里因为敲代码键盘声太响,班里有同学匿名在班级群里指责我。其实炫耀是一方面,这点我承认,更多还是因为自己敲键盘声音总是不自觉很响(这点有很多同学可以作证,包括打osu的时候也可以看出来)。印象里这件事情后面就在群里简单解释了下,但是口吻也有点得意洋洋,处理的也不是太好,总之现在想想简直羞耻的要死,黑历史了。
转专业后,也不和新班级的同学在同一个宿舍,只有上课和体育课才能见面,再加上脸盲,到最后还是不认识几个人。至少在同班同学这边的社交应该说是完全失败。
大一大二的时候和原专业的室友住,一起开玩笑沙雕,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说色色的话题或是说着各自的过往经历或是对未来的打算,一起去小吃街吃东西,大考过后一起出去搓一顿,现在想想都是挺开心的回忆。
大三之后他们搬到另外一个校区,我入住了新的寝室。好像和一个室友破冰的机遇是,他在床上看到我在打osu,我在他背后看到他在打arcaea,最后我插上了话,两个人得以交流。确实能在室友当中碰到音游厨也算小概率事件了。之后的日常就是和他聊计算机相关问题,不得不说他在很多方面比我了解的很多,除此之外就是日常沙雕了,以及日常讨论音游。
室友给我无聊的日常生活添加了不少乐趣,难以想象如果寝室都异常沉闷我在大学里会怎么生活下去。
疫情之后我的大学生活仿佛上了一层灰色滤镜。
2020年的那年春天因为疫情原因,大家都在线下上课,不得不说网课的效率真的奇差无比。今年的春天,原本我打算把科目二考完再返校,结果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把我禁锢在校园之外,而这个学期又是我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学期。加起来,我损失了一年的时间。
我没有机会品尝食堂的毕业龙虾季,没有机会吃遍食堂的各个窗口,尤其是当初入学时我第一次买饭的窗口。我也没有机会去看学校广场上的樱花绽放,也没有机会再把学校好好逛个遍。甚至毕业典礼也没参加,学士服也没穿过,没和小伙伴们一起拍照,也没参加最后的毕业照。
虽然我的大学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我还是很珍惜那段时光,珍惜遇到的各个小伙伴。就像开头的那段话一样,就算我真的有机会回到过去去弥补很多遗憾,不同的故事线也可能会留下别的遗憾。
因此,这样的回忆,已经是最好的了。
考研成功上岸,我也成功给我的大学生活续期三年。
年初的时候为了避免考研失败而失去应届生资格,我也向很多公司投递了简历并参与了一轮轮的面试。期间感受到了工作的不易和压力。
虽然我已成功续期三年,但对于三年后的未来,自己依旧十分迷茫。
说白了我对工作有种抗拒感,同事之间的竞争,上司的压力,那种全部的时间被工作填充的感觉令我恐惧。有点难以想象日常工作,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模式。现在想想,大学里最为珍惜的应该是,有着可以一起沙雕的朋友,只要没课就能想睡多久睡多久的那个,自由的自己吧。
以前总是嗤之以鼻,大人为什么总是如此的无趣。现在想想也是有原因的,成年人的压力,只有自己长大了才懂。工作琐事闲暇之余,能休息已是万幸,内心的疲倦阻止自己去学习探索别的事物。
只希望多年以后,自己依旧是那个自由的个体,依旧以探索的目光观察整个世界,依旧热爱生活。
恭喜奶冰毕业!保持那份单纯,研究生三年后再长大吧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୧(๑•̀⌄•́๑)૭
谢谢U2 qwq
贴贴奶子冰!(/ω\)
小霖贴贴~
同样在今年结束本科生涯,又要换一个时区了。当初疫情让我抑郁了整整半年,但也从此让我走上了另一条路:在网课的同时去不同地方接受了整整一年工业界的毒打。老实说,那是我唯一能找到的,可以让我在后疫情时代打开新世界的路子。当然,业界的经历也让我牺牲了太多感受校园体验的心。不过对于疫情下的我们来说,校园也许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注定难以抓住的美好。
不管怎么样,祝奶冰毕业快乐哈哈!在新的地方一定会有新的快乐和惊喜!
谢谢 确实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无论过程如何 希望自己都能有所收获
只希望多年以后,自己依旧是那个自由的个体,依旧以探索的目光观察整个世界,依旧热爱生活。
(^O^)/
疫情三年给这一届学生添上不一样的色彩,但未必非要是灰色。不过奶冰还是太强了,加油啊!
谢谢,嗐,还是得努力